三、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24-06-12 来源:半岛官网登录入口网址

  本篇重点聊一下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背景,1.0/2.0/3.0时代的区块链的区别和各自的应用场景及价值都分别是如何的。

  本篇重点聊一下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背景,1.0/2.0/3.0时代的区块链的区别和各自的应用场景及价值都分别是如何的。

  2008年11月,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

  中本聪在论文中阐述了希望有机会能够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的电子支付系统。

  2009年1月,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比特币发行交易系统真正开始运行,随着比特币区块链中第一个区块生成,比特币诞生。

  2010年起,世界上多个国家陆续出现比特币交易买卖平台,大量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竞相买卖,比特币价格开始在剧烈波动中上涨,并逐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被认知。

  而关于比特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比特币交易的监管以及比特币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各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展开了持续的讨论,态度不完全一样,但对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热情却不断高涨。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均存在一个过程,区块链毫无异议地正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区块链在未来可预期的行业发展中展现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更为美妙的发展前途,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技术无论是从技术成熟度还是商业落地模式都尚处于初期阶段,概念验证、市场教育是当前该行业投入更多精力在做的事情。提到区块链技术成熟节点时,政府监管和行业标准成为依托。监管规则、法律规则,和行业标准的出台将是区块链的成熟指标。

  区块链1.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货币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主要是未解决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管理。

  区块链2.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合约时代。以智能合约为代表,更宏观地为整个互联网应用市场去中心化,而不单单是货币的流通。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多数字资产的转换,从而创造数字资产的价值。所有的金融交易、数字资产都可以被改造后在区块链上使用,包括股票、私募股权、众筹、债券、对冲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理财产品,或者数字版权、证明、身份记录、专利等数字记录。

  区块链3.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治理时代。是区块链技术和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相结合的时代,将链式记账、智能合约和实体领域结合起来,实现去中心化的自治,发挥区块链的价值。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我们从始至终都是生产力的解放。但是区块链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要改造“生产关系”的技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商业模式都是以公司的所有权为核心来展开的。用户数据、交易数据被掌握在公司手里,被视作企业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但是区块链的本质是大规模群体协作的工具,在同一个区块链上的所有人共享数据。

  在区块链的商业模式中,没有公司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数据可以共享给全用户,同时区块链网络的价值可以被全用户和参与者所共享,而不是主要被股东所有。

  设想一个构建于分布式商业理念的区块链版的滴滴,整个共享经济的出行网络没有所有权的概念,网络的价值被分配给所有的参与者(用户、司机等)。

  不再有商业垄断所带来的弊端,网络的数据和用户价值可以被充分挖掘并回馈用户,这样的新型商业模式会不会重构现有的商业生态?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衍进,例如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互联网早期时代,人们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主要是个人电脑,但是电脑比较笨重,所以人们只能在固定的地点才能上网。由于不能够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互联网更像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工具,浏览器则是人们使用网络的主要入口。

  到了移动网络时代,从技术角度看,接入网络的终端变得更小巧,上网更方便快捷,这样的直接影响是移动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消费关系)——消费者和互联网服务商之间可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同时还增加了位置信息等关键的数据。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从技术上看,各种APP也取代了浏览器成为人类使用网络的主要工具。

  互联网模式对传统企业的降维打击其实是基于两个定律: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站点平台性的企业,随着它用户的增加和网络的扩大,它所能带来的价值就会指数级增加,同时运营的成本则随着摩尔定律指数级下降。

  互联网模式被挑战的原因也是同样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商业有机会构建一个比传统互联网公司更大的协作网络,以及以更低成本运行的形态。

  区块链不仅仅可以链接人,它还可以将智能硬件和智能软件都变成协作个体,基于这种技术,未来我们将有机会形成一个700亿甚至7000亿个节点的经济协作网络。

  它所能够产生的价值,可能会大大超出我们现有的网络站点平台企业所能够产生的价值。

  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而不是去中心。根据凯文·凯利的定义,分布式系统“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这里的意思明显说的是分布式系统弱化了中心控制,而不是消灭了中心控制。区块链是弱中心化 的、分中心化的。在凯文·凯利的眼里,去中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一个新的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新生事物,必定会将陈旧僵化的旧中心取而代之!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但分布式账本不一定是区块链。金融机构试图对比特币区块链去伪存真,隐恶扬善。于是,他们对像比特币区块链那样的公共区块链进行了一番改造,去掉了原生数字货币、允许多中心机构的多节点的弱控制、改进了共识算法并加入了更强的隐私保护加密算法。为了强调与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的区别,这个改造过的区块链,被刻意命名为分布式账本,而不再称为区块链了。

  第一个效用:降低商业摩擦,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发挥区块链共享、不可篡改的数据库特点。如果多利益主体各方都共享同一本账,自然就比较少扯皮,这个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效用:是给非标商品定价。在区块链中间,通证(token)能代表任何商品,而且流动性极高,前所未有。一个市场的流动性越高,供需越分散,对商品的定价效率就越高,越精准。

  第三个效用:就是大规模分布式协同。分布式协作组织DCO(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通过通证来进行贡献确认,更加公平。

  2017年上半年,加拿大央行出了一系列报道,它们用以太坊和Corda在银行系统做了一些试验。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区块链技术不能达到银行的需求,他们建议不可以使用。这是不是代表区块链不能够被使用?不是。

  区块链是改革,不是改善。如果把一个新技术放在旧环境下,它将不能起作用。

  区块链会促成金融的重组,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会出现。金融市场会有一个大改革,新的商业流程会出现。使用区块链技术在现在的金融市场框架上不会有大改变。

  区块链怎么赚钱?像互联网一样,区块链赚钱的方式千变万化。已经有大规模的区块链经济模型出现,并且现在只是刚开始,要投资或加入区块链产业,现在依旧很早期。

  网络公司是在长期一片骂声和严重质疑之下高速成长,一直到1999年互联网股票涨了几百倍后,也还没被肯定。

  后来美国出现2000年的股灾,网络公司死掉90%以上,大家就说你看网络公司确实是泡沫。直到2007年之后,网络公司大浪淘沙后,价值才真正被公众认同。

  开始的时候差不多所有单位都在批评互联网公司,等到大家不再批评的时候,市场已定。

  互联网在1970年开始研究,在1994年才郑重进入商业化,区块链技术到现在不过十年,所以还早。绝对不能认为以太坊就是以后区块链的技术,以后一定有新的技术出来,以后的区块链与现在所看到的区块链必定不是一样的。


三、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24-06-12

  本篇重点聊一下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背景,1.0/2.0/3.0时代的区块链的区别和各自的应用场景及价值都分别是如何的。

  本篇重点聊一下区块链的诞生与发展背景,1.0/2.0/3.0时代的区块链的区别和各自的应用场景及价值都分别是如何的。

  2008年11月,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

  中本聪在论文中阐述了希望有机会能够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的电子支付系统。

  2009年1月,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比特币发行交易系统真正开始运行,随着比特币区块链中第一个区块生成,比特币诞生。

  2010年起,世界上多个国家陆续出现比特币交易买卖平台,大量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竞相买卖,比特币价格开始在剧烈波动中上涨,并逐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被认知。

  而关于比特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比特币交易的监管以及比特币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各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展开了持续的讨论,态度不完全一样,但对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热情却不断高涨。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均存在一个过程,区块链毫无异议地正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区块链在未来可预期的行业发展中展现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更为美妙的发展前途,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技术无论是从技术成熟度还是商业落地模式都尚处于初期阶段,概念验证、市场教育是当前该行业投入更多精力在做的事情。提到区块链技术成熟节点时,政府监管和行业标准成为依托。监管规则、法律规则,和行业标准的出台将是区块链的成熟指标。

  区块链1.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货币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主要是未解决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管理。

  区块链2.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合约时代。以智能合约为代表,更宏观地为整个互联网应用市场去中心化,而不单单是货币的流通。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多数字资产的转换,从而创造数字资产的价值。所有的金融交易、数字资产都可以被改造后在区块链上使用,包括股票、私募股权、众筹、债券、对冲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理财产品,或者数字版权、证明、身份记录、专利等数字记录。

  区块链3.0时代,被称为区块链治理时代。是区块链技术和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相结合的时代,将链式记账、智能合约和实体领域结合起来,实现去中心化的自治,发挥区块链的价值。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我们从始至终都是生产力的解放。但是区块链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要改造“生产关系”的技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商业模式都是以公司的所有权为核心来展开的。用户数据、交易数据被掌握在公司手里,被视作企业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但是区块链的本质是大规模群体协作的工具,在同一个区块链上的所有人共享数据。

  在区块链的商业模式中,没有公司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数据可以共享给全用户,同时区块链网络的价值可以被全用户和参与者所共享,而不是主要被股东所有。

  设想一个构建于分布式商业理念的区块链版的滴滴,整个共享经济的出行网络没有所有权的概念,网络的价值被分配给所有的参与者(用户、司机等)。

  不再有商业垄断所带来的弊端,网络的数据和用户价值可以被充分挖掘并回馈用户,这样的新型商业模式会不会重构现有的商业生态?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衍进,例如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互联网早期时代,人们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主要是个人电脑,但是电脑比较笨重,所以人们只能在固定的地点才能上网。由于不能够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互联网更像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工具,浏览器则是人们使用网络的主要入口。

  到了移动网络时代,从技术角度看,接入网络的终端变得更小巧,上网更方便快捷,这样的直接影响是移动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消费关系)——消费者和互联网服务商之间可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同时还增加了位置信息等关键的数据。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从技术上看,各种APP也取代了浏览器成为人类使用网络的主要工具。

  互联网模式对传统企业的降维打击其实是基于两个定律: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站点平台性的企业,随着它用户的增加和网络的扩大,它所能带来的价值就会指数级增加,同时运营的成本则随着摩尔定律指数级下降。

  互联网模式被挑战的原因也是同样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商业有机会构建一个比传统互联网公司更大的协作网络,以及以更低成本运行的形态。

  区块链不仅仅可以链接人,它还可以将智能硬件和智能软件都变成协作个体,基于这种技术,未来我们将有机会形成一个700亿甚至7000亿个节点的经济协作网络。

  它所能够产生的价值,可能会大大超出我们现有的网络站点平台企业所能够产生的价值。

  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而不是去中心。根据凯文·凯利的定义,分布式系统“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这里的意思明显说的是分布式系统弱化了中心控制,而不是消灭了中心控制。区块链是弱中心化 的、分中心化的。在凯文·凯利的眼里,去中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一个新的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新生事物,必定会将陈旧僵化的旧中心取而代之!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但分布式账本不一定是区块链。金融机构试图对比特币区块链去伪存真,隐恶扬善。于是,他们对像比特币区块链那样的公共区块链进行了一番改造,去掉了原生数字货币、允许多中心机构的多节点的弱控制、改进了共识算法并加入了更强的隐私保护加密算法。为了强调与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的区别,这个改造过的区块链,被刻意命名为分布式账本,而不再称为区块链了。

  第一个效用:降低商业摩擦,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发挥区块链共享、不可篡改的数据库特点。如果多利益主体各方都共享同一本账,自然就比较少扯皮,这个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效用:是给非标商品定价。在区块链中间,通证(token)能代表任何商品,而且流动性极高,前所未有。一个市场的流动性越高,供需越分散,对商品的定价效率就越高,越精准。

  第三个效用:就是大规模分布式协同。分布式协作组织DCO(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通过通证来进行贡献确认,更加公平。

  2017年上半年,加拿大央行出了一系列报道,它们用以太坊和Corda在银行系统做了一些试验。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区块链技术不能达到银行的需求,他们建议不可以使用。这是不是代表区块链不能够被使用?不是。

  区块链是改革,不是改善。如果把一个新技术放在旧环境下,它将不能起作用。

  区块链会促成金融的重组,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会出现。金融市场会有一个大改革,新的商业流程会出现。使用区块链技术在现在的金融市场框架上不会有大改变。

  区块链怎么赚钱?像互联网一样,区块链赚钱的方式千变万化。已经有大规模的区块链经济模型出现,并且现在只是刚开始,要投资或加入区块链产业,现在依旧很早期。

  网络公司是在长期一片骂声和严重质疑之下高速成长,一直到1999年互联网股票涨了几百倍后,也还没被肯定。

  后来美国出现2000年的股灾,网络公司死掉90%以上,大家就说你看网络公司确实是泡沫。直到2007年之后,网络公司大浪淘沙后,价值才真正被公众认同。

  开始的时候差不多所有单位都在批评互联网公司,等到大家不再批评的时候,市场已定。

  互联网在1970年开始研究,在1994年才郑重进入商业化,区块链技术到现在不过十年,所以还早。绝对不能认为以太坊就是以后区块链的技术,以后一定有新的技术出来,以后的区块链与现在所看到的区块链必定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