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上14种不同制程工艺!Intel怎么赚钱呢

发布日期:2024-03-26 来源:半岛官网pg

  Intel代工已经正式上路,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进“四年五代制程节点”、发展Intel 14A,另一方面全身心服务行业客户,立志成为全世界第二大代工厂。

  Intel代工市场营销副总裁Craig Org在接受快科技等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以前是Intel代工服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现在是Intel代工(Intel y),不单单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也是全新的组织架构。

  Intel代工将技术、制造、供应链和代工服务融为一体,是一个同时服务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代工厂。

  之后,Intel代工将推出Intel 14A以及衍生版Intel 14A-E,还会一路推出Intel 18A、Intel 3的更多演化版本,通过一直在升级现有节点,满足和适应不一样客户的需求。

  不同的节点会有不一样的演化版本:有的会针对特定应用进行功能拓展,比如Intel 3-E;有的会增加3D堆叠的硅通孔优化,比如Intel 3-T;有的会进行性能提升,比如Intel 18 A-P,较原始版本提升幅度约有10%;有的会多角度演化同时实现,比如Intel 3-PT。

  另外,Intel 16是一个成熟制程,面向对性能要求不高、对成本更敏感的应用,它是Intel 22nm、14nm工艺的结合体。

  对于Intel代工的客户来说,这是至关重要,因为当他们想通过Intel的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生产时,能够正常的使用与其他代工厂相同的软件、IP,非常大地节省产品研制周期和陈本。

  目前,Intel代工已经在每个节点上都赢得了客户,Intel 16、Intel 3均已收获客户青睐,Intel 18A更是赢得多个客户,同时每一种封装技术也都赢得了客户。

  比如说微软,就慢慢的变成了Intel代工的客户之一,详细情况暂未公开,但是Craig Orb指出,赢得这些在业内举足轻重、在各自领域处于领头羊的大客户,真的很重要,毕竟Intel代工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高兴能轻松的获得客户们慢慢的变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上线没有对外代工,客户只有一个就是Intel,因为它实在Intel代工成立之前就问世了,后续的Intel 3借鉴了Intel 4和其他技术的优点,技术更加精进,因此客户只需选择Intel 3。

  对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推出如此丰富的制程节点,如何平衡成本和利润问题,Craig Org解释说,Intel代工这几年确实有很多制程节点,但每两年会有一个全新的、大的节点推出,然后每隔一年左右就会有一个演进版本,而演进版本的研发工作量要小于大的节点。

  因此,Intel代工是大变革和渐进式演进一起进行,把它们加起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是相对可控的。

  关于和台积电的对比,Craig Orb透露,很荣幸能够与台积电比较,但是没有正真获得Intel 18A与台积电N3在技术上类似之类的客户反馈,因为客户关注更多的是每瓦性能,也就是性能,在这方面,Intel的制程工艺与竞品不相上下。

  尤其是Intel 18A的每瓦性能,Intel收到的客户反馈认为很棒,相信这是一项领先的技术,Intel也相信他们的话。

  Craig Orb进一步指出,和其它代工厂一样,Intel打工也总是谈论PPACS,也就是性能(Performance)、功耗(Power)、面积(Area)、成本(Cost)、时间表(Schedule)。

  其中最关键的是时间表,若无法按时交付麻烦就大了,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必须先有时间表,然后才是其它问题。

  而在PPAC中,成本取决于技术的结构,如要多少层、多少间距、哪种材料,如何组合各项技术,以及产量和良率。

  在良率上,Craig Org声称,Intel代工在业内非常存在竞争力,在结构性成本上同样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而今通过内部和外部客户,逐步扩大了规模化生产。

  综合所有因素来看,Intel 18 A将使得Intel代工回到一个很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位置,尤其是在考虑到它带来的产量优势之后。

  对于客户而言,他们能够接触到Intel创造的所有技术,这是他们以前没有办法获得的,还能够绝对相信自身的信息是受到保护的。

  对于Intel而言,这一模式带来的主要优点是,开始以其他代工厂为基准来衡量自己,以努力确保向自己和客户提供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当然,即便算上Intel代工服务,时间满打满算也才3年,而赢得代工客户后,第一步是要1-2年的产品设计才能量产,所以截至目前,Intel代工还没有真正开始为别的客户大规模量产芯片,但已经获得了大量客户的芳心,同时在封装方面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无论行业客户、消费者,还是华尔街投资者,都开始理解Intel代工的策略,并普遍予以支持。

  正如Intel CEO帕特基辛格所言,要想在半导体这个行业取得成功,必须扩大规模,这反过来又有助于逐步扩大规模,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在某一些程度上还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为它使供应链更有韧性和可持续性。


一张图上14种不同制程工艺!Intel怎么赚钱呢

发布日期:2024-03-26

  Intel代工已经正式上路,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进“四年五代制程节点”、发展Intel 14A,另一方面全身心服务行业客户,立志成为全世界第二大代工厂。

  Intel代工市场营销副总裁Craig Org在接受快科技等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以前是Intel代工服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现在是Intel代工(Intel y),不单单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也是全新的组织架构。

  Intel代工将技术、制造、供应链和代工服务融为一体,是一个同时服务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代工厂。

  之后,Intel代工将推出Intel 14A以及衍生版Intel 14A-E,还会一路推出Intel 18A、Intel 3的更多演化版本,通过一直在升级现有节点,满足和适应不一样客户的需求。

  不同的节点会有不一样的演化版本:有的会针对特定应用进行功能拓展,比如Intel 3-E;有的会增加3D堆叠的硅通孔优化,比如Intel 3-T;有的会进行性能提升,比如Intel 18 A-P,较原始版本提升幅度约有10%;有的会多角度演化同时实现,比如Intel 3-PT。

  另外,Intel 16是一个成熟制程,面向对性能要求不高、对成本更敏感的应用,它是Intel 22nm、14nm工艺的结合体。

  对于Intel代工的客户来说,这是至关重要,因为当他们想通过Intel的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生产时,能够正常的使用与其他代工厂相同的软件、IP,非常大地节省产品研制周期和陈本。

  目前,Intel代工已经在每个节点上都赢得了客户,Intel 16、Intel 3均已收获客户青睐,Intel 18A更是赢得多个客户,同时每一种封装技术也都赢得了客户。

  比如说微软,就慢慢的变成了Intel代工的客户之一,详细情况暂未公开,但是Craig Orb指出,赢得这些在业内举足轻重、在各自领域处于领头羊的大客户,真的很重要,毕竟Intel代工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高兴能轻松的获得客户们慢慢的变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上线没有对外代工,客户只有一个就是Intel,因为它实在Intel代工成立之前就问世了,后续的Intel 3借鉴了Intel 4和其他技术的优点,技术更加精进,因此客户只需选择Intel 3。

  对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推出如此丰富的制程节点,如何平衡成本和利润问题,Craig Org解释说,Intel代工这几年确实有很多制程节点,但每两年会有一个全新的、大的节点推出,然后每隔一年左右就会有一个演进版本,而演进版本的研发工作量要小于大的节点。

  因此,Intel代工是大变革和渐进式演进一起进行,把它们加起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是相对可控的。

  关于和台积电的对比,Craig Orb透露,很荣幸能够与台积电比较,但是没有正真获得Intel 18A与台积电N3在技术上类似之类的客户反馈,因为客户关注更多的是每瓦性能,也就是性能,在这方面,Intel的制程工艺与竞品不相上下。

  尤其是Intel 18A的每瓦性能,Intel收到的客户反馈认为很棒,相信这是一项领先的技术,Intel也相信他们的话。

  Craig Orb进一步指出,和其它代工厂一样,Intel打工也总是谈论PPACS,也就是性能(Performance)、功耗(Power)、面积(Area)、成本(Cost)、时间表(Schedule)。

  其中最关键的是时间表,若无法按时交付麻烦就大了,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必须先有时间表,然后才是其它问题。

  而在PPAC中,成本取决于技术的结构,如要多少层、多少间距、哪种材料,如何组合各项技术,以及产量和良率。

  在良率上,Craig Org声称,Intel代工在业内非常存在竞争力,在结构性成本上同样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而今通过内部和外部客户,逐步扩大了规模化生产。

  综合所有因素来看,Intel 18 A将使得Intel代工回到一个很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位置,尤其是在考虑到它带来的产量优势之后。

  对于客户而言,他们能够接触到Intel创造的所有技术,这是他们以前没有办法获得的,还能够绝对相信自身的信息是受到保护的。

  对于Intel而言,这一模式带来的主要优点是,开始以其他代工厂为基准来衡量自己,以努力确保向自己和客户提供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当然,即便算上Intel代工服务,时间满打满算也才3年,而赢得代工客户后,第一步是要1-2年的产品设计才能量产,所以截至目前,Intel代工还没有真正开始为别的客户大规模量产芯片,但已经获得了大量客户的芳心,同时在封装方面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无论行业客户、消费者,还是华尔街投资者,都开始理解Intel代工的策略,并普遍予以支持。

  正如Intel CEO帕特基辛格所言,要想在半导体这个行业取得成功,必须扩大规模,这反过来又有助于逐步扩大规模,获得足够的竞争力,在某一些程度上还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为它使供应链更有韧性和可持续性。